别买、别戴!镍释放量超标上千倍!“沙金”首饰背后的健康陷阱

所谓“沙金”首饰实为廉价铜镍合金,不仅虚假宣传,更存在镍释放量严重超标的安全隐患,威胁消费者健康。

“花小钱戴出大牌首饰的感觉,视觉效果堪比黄金。”随着金价持续攀升,一种名为“沙金”的首饰在市场上悄然走红。这些外观酷似黄金、价格却低廉的首饰,正在成为不少消费者的“平替”选择。然而,在这金光闪闪的表象之下,隐藏着怎样的健康风险?

直播间里的“黄金”骗局

“越南沙金,内外颜色相同,永不掉色!”“不怕火烧,堪比真金!”各大网络平台的直播间里,主播们卖力地推销着所谓的“沙金”首饰。这些商家不仅宣称产品具有黄金般的品质,还在店铺名称上玩起文字游戏,诸如“老凤详”、“老庙沙金”等与知名品牌相似的名称层出不穷。

令人疑惑的是,当消费者直接询问这些“沙金”首饰是否含有黄金时,大多数商家却避而不答,或者含糊其辞。这种回避态度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秘密?

10元出厂价的“黄金”真面目

记者深入浙江义乌小商品城调查发现,真相令人震惊。这些被称为“沙金”的首饰,实际上只是普通的黄铜镀金制品,出厂价仅10元左右。商户坦言,这些首饰表面仅电镀了0.05微米的黄金层,远远低于国家规定的0.5微米镀金标准。

“单款拿十二个,一个10元。”义乌商户直言不讳地告诉记者。这些廉价的首饰经过层层包装,在街头夜市卖到40元左右,而在网络直播间更是被炒到上百元,利润空间惊人。

健康警报:镍释放量超标上千倍

更令人担忧的是健康风险。浙江杭州国际珠宝城的检测结果显示,这些所谓的“沙金”首饰主要成分为铜镍合金,其中镍释放量严重超标。

浙江黄金珠宝饰品质检中心主任严雪俊表示:“国家标准规定人体长期接触的首饰,镍释放量限值为每星期每平方厘米0.5微克。然而我们检测到的部分铜镍合金饰品,镍的释放量可以达到国家标准的上千倍。”

镍是最常见的致敏金属,过量接触会导致皮肤红肿、瘙痒、起泡等过敏反应。在黑猫投诉平台上,已有消费者就“佩戴沙金饰品导致过敏”向电商平台投诉维权。

识别与防范:如何避开“沙金”陷阱

面对市场上鱼龙混杂的饰品,消费者应当如何辨别真伪?

首先,认清“沙金”本质。真正的沙金是含金量约5%的矿物,而市面上大多数所谓“沙金”饰品完全不含黄金成分,只是铜合金或镀金仿真饰品。

其次,注意价格差异。真正的黄金首饰价格随国际金价波动,不可能低至几十元或百元。遇到价格异常低廉的“黄金”首饰,务必保持警惕。

第三,选择正规渠道。购买首饰应选择正规珠宝店或品牌专卖店,索要发票和质检证书,避免在不明来源的直播间或地摊购买。

法律视角:虚假宣传的代价

法律界人士指出,商家将普通合金饰品宣传为“沙金”饰品,涉嫌虚假宣传和消费欺诈。根据我国刑法,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达到一定数额,可能面临罚金、拘役或有期徒刑等处罚。

消费者如已购买此类产品并遭受损害,可向市场监管部门投诉,或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结语:美丽背后的代价

首饰本是装点美丽的饰品,但不合格的“沙金”首饰却可能成为健康的隐形杀手。在追求美观的同时,消费者更应关注产品安全,不要被低廉的价格和光鲜的外表所迷惑。

市场监管部门也应加大对此类产品的监管力度,从源头上遏制不合格产品的流通,保护消费者权益和健康安全。只有这样才能让消费者真正戴上放心、安心的首饰,而不是为了一时的美丽付出健康的代价。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