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中的她们》以全女性视角重塑城市文旅叙事,用’城市撕拉片’模式解锁在地文化新表达,开创无剧本慢综新范式。”
2025年8月,一档名为《假期中的她们》的真人秀悄然掀起收视热潮。这档由芒果TV打造的全国首档全女性城市探访节目,以14位不同年龄段女星在长沙、长治等四城的群居旅行为切口,正在用”她视角”解构传统文旅宣传范式,创造了一种名为”城市撕拉片”的新型文化消费模式。

一、从”景点打卡”到”生活浸入”:女性旅行的范式革命
在长沙首站中,叶童、邓萃雯等14人组成的”姐姐团”完成了一场颠覆性的城市探索:
1. 经费博弈下的真实体验
- 通过方言挑战赛赢取经费的设计,使湘江夜游从”观光项目”变为生存技能
- 人均80元的足疗体验预算,倒逼明星深入市井寻找高性价比服务
- 侯佩岑在服装市场用200元搭配三套造型,展现都市女性的消费智慧
2. 去剧本化的城市切片
节目制片人李颖透露:”我们没有预设景点清单,所有目的地都由成员根据当日经费动态选择。”这种”失控感”催生了诸多意外亮点——63岁的叶童在解放西路酒吧学打碟,陈德容在岳麓书院即兴表演琼瑶剧片段,这些脱离台本的瞬间在社交媒体形成病毒式传播。
二、全女阵容的化学反应:构建新型社交样本
与混性别综艺不同,纯女性阵容产生了独特的群体动力学:
1. 代际碰撞中的互助生态
- 50后叶童与00后李艺彤组成”跨世纪组合”,前者传授胶片摄影技巧,后者指导短视频创作
- 集体住宿时自发形成的”值班表”,60后邓萃雯主动承担早餐采购
2. 去雌竞化的关系重构
中国传媒大学性别研究团队发现:节目73%的互动为合作型,冲突仅占5%。如王珞丹经费短缺时,成员们通过”共享晚餐基金”机制化解危机,这种”非零和博弈”打破了女性综艺必撕的刻板印象。
三、”城市撕拉片”模式:文旅传播的沉浸式创新
节目创造的”撕拉片”概念,实则是城市文化的模块化解码:
1. 五维感知体系的构建
维度 | 长沙站实践 | 数据反馈 |
---|---|---|
味觉 | 湘菜盲盒挑战 | 相关微博话题阅读量2.3亿 |
听觉 | 方言RAP创作 | 抖音挑战赛参与量180万次 |
触觉 | 中医推拿体验 | 长沙养生店周客流增40% |
视觉 | 橘子洲快闪秀 | 小红书打卡笔记周增5.6万篇 |
嗅觉 | 制香工作室探店 | 同款香囊淘宝销量破10万件 |
2. 文旅长尾效应的形成
湖南省文旅厅监测显示:节目播出后一周,长沙”非网红景点”如西园北里游客量增长210%,长治站预告片发布当日,太行山大峡谷门票预售量即超上月总和。这种”去中心化”的引流效果,证明碎片化体验比景点硬广更具转化力。
四、她经济下的内容破局:女性向综艺的升维之战
在综艺市场整体疲软的2025年,《假期中的她们》开辟了新赛道:
1. 受众结构的突破
- 男性观众占比达38%,远超同类女性综艺15%的平均值
- 35岁以上观众收视份额较平台均值高27个百分点
2. 商业模式的迭代
节目开创”场景化招商”先例:
- 唯品会植入自然融入服装采购环节
- 华住集团定制”姐姐同款民宿套餐”
- 美团借方言挑战赛推广本地生活服务
3. 文化价值的延伸
清华大学城市品牌研究室指出:节目通过”她叙事”重构了城市形象传播语法。当吴宣仪在太平街用长沙话砍价时,展现的不只是明星反差萌,更是都市文明中市井烟火与现代性的共生。
随着节目组即将深入长治的神话传说带,这种以女性集体记忆为纽带的文化解码还将继续。或许正如社会学家李银河的点评:”当女性不再被凝视,而是成为凝视城市的主体时,我们才真正看见了当代中国的生活肌理。”这档没有任务压迫、不设竞技排名的慢综艺,正用它的温柔力量重塑着文旅内容的生产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