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求爱遭拒后泼硫酸并捅刺女子数十刀致其重伤,终审被判处死刑。
“如果可以选择,我宁愿没有醒过来。”
广西老家的房间里,兰晴(化名)躺在床上,双手因硫酸腐蚀和刀伤蜷曲变形——伸不直,握不住,连筷子都拿不稳。
母亲默默照料着她的日常起居,而这样的日子,已经持续了两年多。

一、顺风车相遇:一场始于善意的噩梦
时间回溯到2022年。
兰晴和表姐从广西开车前往广东佛山,顺路接了一单顺风车业务。乘客韦某某在车上听到兰晴单身,便开始了疯狂追求。
时年41岁的韦某某比兰晴大十岁,兰晴多次明确拒绝:“不是我喜欢的类型,请不要纠缠。”
但韦某某的骚扰变本加厉:
频繁到兰晴工作的瓷砖店“蹲守”,趴在她车窗边“围堵”,甚至在她多次报警后仍不肯放手。
通讯记录显示,仅2023年2月5日至15日期间,韦某某就拨打了数十个未被接听的电话。
二、民警离开后的血腥报复:硫酸与尖刀齐下
2023年2月15日下午,悲剧终于爆发。
韦某某带着提前购买的硫酸和尖刀,再次来到兰晴的工作场所。兰晴惊恐地让同事报警,民警到场对韦某某进行教育后离开。
谁也没想到,民警离开仅几分钟,韦某某突然冲进展厅,持刀疯狂捅刺兰晴头面部、胸腹部数十刀!
被同事赶出后,他竟返回将硫酸泼向兰晴的面部。
当同事再次阻拦时,他冲进附近餐厅抢来两把菜刀,砸碎玻璃门继续砍向奄奄一息的兰晴。
“很多同事都觉得我救不回来了。”兰晴回忆道。
三、生死抢救与终身创伤:一个女孩的毁灭
医院抢救时,医生坦言希望渺茫。家人跪地哀求:“只要有一口气,一定要救!”
输血不够,亲友同事纷纷献血;医疗费不够,全村人帮忙筹款。
昏迷一个多月后,兰晴奇迹生还,但被鉴定为重伤二级。
如今她全身疤痕遍布,双手功能基本丧失,心理创伤更是无法愈合:
“过去爱美的我不敢见人,每天躺在床上痛不欲生,终日以泪洗面。”
四、凶手动机成谜:法庭上的冷漠与终审死刑
更令人不寒而栗的是凶手的动机。
韦某某在案发前留言称“有厌世情绪”,却选择对无辜者痛下杀手。庭审中他甚至表示:“我没有觉得很愤怒,真的解释不了。”
2024年3月,佛山中院一审判处韦某某死刑。法院指出:
虽属犯罪未遂,但其在公共场所持刀捅刺、泼硫酸、砍击,手段特别残忍,主观恶性极大,从轻情节不足以减刑。
2024年9月,广东省高院终审维持原判。
五、幸存者的挣扎:清白质疑与赔偿困境
更让兰晴痛苦的是网络上的质疑声:“是不是有情感纠葛?是不是拿了人家钱?”
她哽咽道:“不要说网友不理解,我自己都不理解…法院的判决就是最好的证明。”
由于当初未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如今她不得不重新提起民事赔偿诉讼。
但韦某某几乎没有任何资产,即便胜诉,赔偿也可能难以执行。
结语:拒绝暴力,让悲剧不再重演
这起案件折射出多个社会问题:
- 骚扰报警如何更有效干预?
- 危化品(如硫酸)的流通监管是否存在漏洞?
- 如何加强对极端人格的早期识别与干预?
兰晴的遭遇警示我们:
拒绝不是伤害的理由,偏执不是暴力的借口。
希望她的苦难能推动社会形成更强大的保护机制,让每一个“不”字都能被尊重,让每一起暴力都能被阻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