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明星走进考场:2025年5位艺考生的双面人生,诠释了流量时代下对知识的敬畏与渴望。”
2025年6月7日,全国高考考场外,一群特殊的考生正引发全民关注——他们是手握多部代表作、微博粉丝数百万的明星艺人,却也是和千万普通学子一样需要面对考卷的00后少年。从童星到考生,这些年轻人正经历着比影视剧情更真实的成长挑战:如何在镁光灯与教科书之间找到平衡?当流量与学历正面碰撞,他们的选择或许预示着娱乐圈新一代的生存法则。

一、5位明星考生的”双面人生”
1. 黄杨钿甜(18岁):从”小楚乔”到三校通关的学霸
- 艺考战绩:北电、中戏、中传三校合格证
- 代表角色:《楚乔传》小楚乔、《长歌行》小李长歌
- 争议与压力:年初因”天价耳环”事件陷入舆论风暴,被质疑”资源咖”身份是否影响考试公平。其父紧急退股公司的操作,更让公众对其家庭背景产生好奇。
2. 武亚凡(18岁):封神训练营走出的”哪吒”
- 艺考优势:中国传媒大学绿色通道A级评定(武术特长加分)
- 成名作:《封神三部曲》少年哪吒
- 转型困境:以打戏见长的他,需在文化课中证明自己不只是”动作替身”。
3. 周漾玥(18岁):”小黛玉”的十年戏骨路
- 高光时刻:2017年《小戏骨:红楼梦》林黛玉
- 艺考成绩:中传表演第16名
- 年龄焦虑:10岁成名却面临”童星魔咒”,急需用学历打破”长不大”的标签。
4. 韩玺曈(19岁):五校认证的”剧抛脸”
- 角色跨度:从《一念关山》侠女到《烟火人家》都市少女
- 备考策略:为兼顾拍戏,采用”碎片化学习法”,剧组请北师大附中老师跟组辅导。
5. 刘若谷(18岁):中戏第一的”殷商太子”
- 封神战绩: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专业第一名
- 代表角色:《封神》少年殷寿、《一生一世》周生仁
- 文化课危机:拍摄《封神》期间休学两年,需在3个月内补完高中全部课程。
二、明星考生的特权与代价
这些年轻人看似拥有普通考生难以企及的资源,实则陷入更复杂的博弈:
1. 绿色通道的双刃剑
- 中传、北电等院校为知名艺人开设”优才计划”,武亚凡凭武术功底免初试,但需在高考中达到一本线70%才能录取。
- 争议点:2024年某顶流艺考生因文化课未达标落榜,引发”专业特权是否公平”的讨论。
2. 跟组教师的隐秘战场
- 韩玺曈的团队透露:”每天拍戏间隙要完成6小时网课,杀青后直接住进海淀补习机构。”
- 行业潜规则:一线童星签约公司时,合约明确要求”保证本科录取”,否则面临雪藏风险。
3. 舆论场的放大镜效应
- 黄杨钿甜若高考失利,可能面临比素人更猛烈的群嘲;刘若谷的中戏第一头衔,则让其文化课成绩成为全网焦点。
三、从艺考到高考:娱乐圈学历通胀时代来临
当易烊千玺、关晓彤等”学霸明星”的成功案例在前,00后艺人正在重构娱乐圈生存逻辑:
1. 院校成为新流量入口
- 中戏、北电录取通知书=千万级微博热搜
- 在校期间的话剧演出、校园vlog比商业代言更易收割路人好感
2. 学历反哺人设升级
- 张子枫(北电毕业)凭借”文艺学霸”形象拿下多个高奢代言
- 对比某95花因学历造假争议丢掉8个品牌合作
3. 残酷的淘汰机制
- 某经纪公司内部文件显示:00后艺人若25岁前未取得本科文凭,将自动降级为”网红约”
四、普通考生VS明星考生:我们究竟在比较什么?
当微博热议”明星400分上中戏是否公平”时,或许忽略了更本质的问题:
- 时间成本:普通考生三年专攻文化课,明星考生需同时应对剧组、通告、代言
- 容错率差异:素人落榜可复读,艺人失利可能意味着职业生涯断崖
- 评价维度:公众既要求明星”专业能力顶尖”,又要求其”文化课不输重点高中”
正如教育学者所言:”用同一把尺子衡量两种成长轨迹,本身就是伪命题。”
结语:考场没有剧本,青春不必比较
6月7日的考场上,黄杨钿甜的试卷不会因她演过楚乔而加分,武亚凡的作文也不会因他是”哪吒”获得同情分。这些年轻人脱下戏服、暂别光环的时刻,恰恰展现了最珍贵的真实——无论头顶多少星光,有些路终须独自走过。
或许我们该停止追问”明星凭什么”,转而看见:这群站在流量与学识十字路口的少年,正用他们的方式诠释着——在娱乐圈的浮华叙事之外,仍有对知识的敬畏与渴望。 这或许才是高考最本真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