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烘焙品牌欢牛蛋糕屋从资本宠儿到猝然倒闭,暴露了新消费赛道盲目扩张、产品迭代乏力与现金流失控的行业通病,为狂热的市场敲响警钟。
2025年6月15日深夜11点,杭州白领小林收到一条推送——她常买的欢牛蛋糕屋发布倒闭公告。就在一周前,这家网红品牌还信誓旦旦地宣称”没有跑路”,创始人徐浩面对媒体侃侃而谈”重新梳理”计划。这场突如其来的”死亡”,揭开了新消费赛道残酷的生存法则:光有网红光环和资本加持,远不足以支撑一个品牌的长期发展。

一、崩塌72小时:从辟谣到停摆的连锁反应
6月8日,欢牛蛋糕屋官方账号还在小红书发布声明,配图是整齐摆放的甜品和”我们很好”的标语。彼时,关于”创始人跑路”的传言已在社交平台发酵。创始人徐浩接受采访时显得胸有成竹:”我们正在优化团队和产品结构。”有加盟商向媒体透露,品牌计划今年新开100家门店,加盟费从8.8万元降至2万元。
转折发生在6月15日。当晚23点发布的公告犹如一颗炸弹:”失去继续运营能力”的表述让所有人措手不及。记者实地探访发现,杭州大悦城店已被商场贴出欠租公告,萧山开元店店员在社交平台控诉”公司拖欠数十万货款”,嘉兴南湖天地店的消费者下单后才发现店铺早已闭店。加盟商们组建的维权群里,损失金额迅速累积至数百万元。
更令人震惊的是供应链的瞬间断裂。位于杭州余杭的中央工厂在公告发布前12小时已停工,价值千万的原料和设备被遗弃在现场。一位不愿具名的生产主管透露:”5月起就出现拖欠工资,但我们被告知只是暂时资金周转困难。”这种管理层与基层的信息不对称,为后续维权埋下隐患。
二、解剖”猝死”病因:网红品牌的三大致命伤
回溯欢牛蛋糕屋的发展轨迹,其兴衰堪称新消费品牌的典型样本。2013年创立之初,凭借”豆乳盒子”等爆款迅速走红,2022年获得雷军旗下顺为资本近千万美元投资后,门店从30家激增至近60家。表面看是成功的增长故事,实则暗藏危机。
产品迭代乏力是首要问题。消费者王女士告诉记者:”三年前的雪胖子和现在的味道几乎没区别。”相比同期崛起的烘焙品牌持续推出创新产品,欢牛的核心SKU五年未变。餐饮分析师张毅指出:”用融资的钱拓店而非研发,是本末倒置。”
加盟体系失控加速了崩塌。2024年起,欢牛将加盟费从8.8万元降至2万元,门槛降低带来品控灾难。杭州某加盟商展示的聊天记录显示,总部对门店的督导从每月一次降至半年一次。”有加盟商为节省成本使用廉价奶油,总部却视而不见。”
最致命的是现金流管理失当。财务报表显示,欢牛2024年营销费用占比高达35%,远超行业平均的15%。”他们把钱都花在了小红书种草和网红直播上。”一位前员工透露。当资本寒冬来临,顺为资本未按约定进行B轮跟投,资金链即刻断裂。
三、维权困局:法律空白与道德风险的博弈
事件爆发后,超过2000名充值会员组建维权群,涉及未消费金额超500万元。但法律人士指出,根据《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管理办法》,欢牛采用的线上储值模式存在监管灰色地带。”小程序充值不属于实体预付卡,监管部门难以强制企业建立存管资金。”浙江泽大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郭兵解释。
加盟商则面临更复杂的法律困境。记者获得的加盟合同显示,欢牛采用”品牌使用费+原料采购”的轻资产模式。这意味着当总部停止供货,加盟商既无法继续经营,又难以追讨保证金。”我们库存的包装材料价值十几万,现在全成废品。”绍兴加盟商李先生说。
更值得关注的是创始人的责任边界。企查查显示,徐浩在6月10日已将持有的杭州仙牛食品有限公司股权全部质押。上海交通大学金融学教授陈欣指出:”如果证明其明知企业濒临破产仍收取加盟费和充值款,可能涉嫌合同诈骗。”但目前徐浩手机长期关机,公司注册地已人去楼空。
四、行业启示:新消费如何跳出”昙花”魔咒
欢牛的猝死不是孤例。2024年以来,已有超过20个网红餐饮品牌暴雷,包括同样获得资本青睐的虎头局渣打饼行、墨茉点心局等。这些案例折射出新消费赛道的共性难题。
“资本催熟的品牌往往缺乏内生造血能力。”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秘书长彭建真指出。数据显示,获得融资的新消费品牌平均存活周期仅2.3年,远低于传统品牌的5.8年。问题核心在于估值逻辑与经营逻辑的背离——资本看中流量增速,而实体经营需要复购率和坪效。
供应链专家王伟建议建立”熔断机制”:”当企业加盟店增速超过30%时,应强制其公示供应链审计报告。”目前上海市已试点餐饮品牌加盟备案制,要求企业披露单店盈利模型等关键数据。
对消费者而言,浙江大学消费行为学教授黄华强给出实用建议:”充值金额不要超过单次消费的3倍,优先选择接入第三方资金托管的品牌。”支付宝等平台现已推出”预付卡保障计划”,可提供一定比例的无理由退款。
站在杭州欢牛总部紧闭的大门前,玻璃门上还贴着”2025年百店计划”的标语。这个曾经用甜蜜征服消费者的品牌,最终自己吞下了盲目扩张的苦果。它的故事提醒我们:在流量为王的时代,那些看似最热闹的赛道,往往藏着最危险的陷阱。或许正如一位业内人士的感叹:”做餐饮终究要回到本质——好吃、不贵、活得久。”这六个字,比任何网红光环都更经得起时间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