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河南人》节目启动,以人物故事展现河南文化魅力,助力中原文化走向世界。
2025年8月3日,郑州美盛教育港湾见证了一场意义非凡的文化盛事——《我是河南人》人物专访节目正式启动。这不仅是北京”名人汇客厅”与河南省建设文化协会的一次战略合作,更是一次对中原文明基因的深度解码。当现代传媒技术与厚重历史文化相遇,一场跨越千年的文化寻根之旅就此展开。

河南,这片占全国不到1.7%面积的土地,却承载着中华民族5000年文明史中3000多年的核心记忆。从夏商周三代的都城遗址,到汉唐盛世的东都洛阳;从甲骨文的发源地安阳,到”天下之中”的登封观星台,河南的一砖一瓦都镌刻着中华文明的密码。《我是河南人》节目的启动,恰似打开了一扇时空之门,让那些被历史尘埃掩埋的文化记忆重新焕发光彩。
节目负责人楚玉光的介绍揭示了这一文化工程的深层意义:”围绕河南为中心,针对行业杰出人士和社会较有影响力人物的访谈对话”。这种设计绝非偶然,它体现了当代河南人寻找文化认同的集体自觉。在全球化浪潮冲击下,地域文化认同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河南人曾因人口众多、分布广泛而被贴上各种标签,如今通过讲述当代河南杰出人物的故事,正在重构一种基于文化自信的新身份认同。
从节目规划看,《我是河南人》突破了传统地域文化节目的局限,构建了”文化IP+产业生态”的创新模式。它不仅停留在媒体推广层面,更延伸到品牌策划、IP打造、产业孵化等多个维度。这种全产业链思维,让文化传播不再是单向输出,而形成了可持续的生态循环。当湖南卫视芒果TV、优酷视频、腾讯视频等平台同步播出时,河南文化将获得前所未有的传播广度。
历史长河中,河南孕育了老子、庄子、杜甫、韩愈等思想文化巨匠;当代社会中,河南同样不乏在各领域做出卓越贡献的人物。节目组要挖掘的正是这些”为国家为社会做出特别贡献的河南人”。他们可能是科技前沿的开拓者,可能是非遗传承的坚守者,也可能是乡村振兴的实践者。通过他们的故事,世界将看到一个立体、真实、多元的新河南形象。
值得注意的是,节目的启动仪式选择在郑州而非北京举行,这一地理符号的选择本身就传递出强烈的文化自信。郑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正日益展现出”华夏之源、黄河之滨”的独特魅力。美盛地产对活动的大力支持,也体现了河南本土企业对文化建设的责任担当。当主持人代表河南人向美盛地产表达感谢时,我们看到的是一种新型的”文化-商业”共生关系正在形成。
《我是河南人》节目的诞生顺应了新时代文化传播规律。在互联网新媒体主导传播的今天,地域文化的传播必须突破地域限制,借助数字技术实现裂变式传播。节目组深谙此道,通过人物故事这一最具穿透力的形式,让河南文化以更柔软、更人性化的方式触达全球受众。当一个个鲜活的人物故事在屏幕上展开时,观众收获的不仅是感动,更是对河南文化的深度认知。
从更宏观的视角看,这一文化项目体现了”两个结合”的实践智慧——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节目不满足于简单的文化展示,而是通过赋能人才、赋能企业,让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焕发新生机。这种尝试对于全国各地如何传承发展地域文化都具有借鉴意义。
回望历史,河南文化如同一条奔流不息的长河,既保持着自身的文化基因,又在每个时代吸纳新的支流。《我是河南人》节目的启动,恰似在这条文化长河中投入一颗石子,激起的涟漪将扩散至远方。当节目组期待”更多的人走进河南、了解河南、融入河南,爱上河南”时,他们实际上是在邀请全世界共同参与一场宏大的文明对话。
站在2025年的历史节点上,《我是河南人》不仅是一档节目,更是一个文化符号,一次集体寻根,一场跨越时空的文明对话。当那些承载着河南记忆、中国智慧、人类共情的故事通过荧屏传向世界时,中原大地的文化生命力将再次得到确证。这或许正是节目最深远的意义所在——让千年文明与现代中国在河南这片土地上实现完美交融,为人类文明多样性贡献独特的河南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