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巨头”花式内卷”:肯德基开炸鸡专门店、紫光园卖酸奶、赛百味要开4000家,谁在改写行业规则?

餐饮巨头跨界细分、老字号逆袭爆款、快餐品牌加速扩张,2025年餐饮业正以”无界创新”重构行业格局。

2025年的中国餐饮市场正在上演一场前所未有的”变形记”。肯德基开起了炸鸡专门店,老字号紫光园卖起了网红酸奶,赛百味宣布要在中国开4000家门店,京东则把超市变成了美食集合地。这些看似不按常理出牌的商业动作,背后隐藏着餐饮行业怎样的进化逻辑?

一、肯德基的”炸鸡兄弟”:从快餐巨头到细分赛道玩家的降维打击

在上海浦东悄然开业的”KFC炸鸡兄弟”门店,可能是肯德基近年来最富野心的尝试。这个全新子品牌同时推出中式与韩式两条产品线:前者主打生炸大鸡腿、延边风味鸡架等传统味道,后者则聚焦8款特色酱料的无骨炸鸡。人均27-30元的定价,2点打烊的夜宵定位,显示出肯德基对年轻消费场景的精准捕捉。

这并非肯德基首次尝试多品牌战略。从KCOFFEE到爷爷自在茶,其始终在寻找第二增长曲线。但”炸鸡兄弟”的特殊性在于——它选择在肯德基最具优势的炸鸡领域进行自我革命。通过独立运营模式,既能规避主品牌试错风险,又能借助母公司的供应链优势实现快速迭代。这种”左右互搏”的策略,实则是快餐巨头对细分市场的降维打击。

二、紫光园的”酸奶奇迹”:一个老字号的非典型逆袭

谁能想到,一家以清真菜闻名的老字号,会因为一杯酸奶开启第二春?紫光园的奶皮子酸奶从餐厅配菜跃升为城市特产,日销量突破30万杯的奇迹,堪称餐饮界的”鲤鱼跳龙门”。如今开出独立酸奶零售店,加入烘焙、炒货等品类,标志着其正式跨界休闲食品赛道。

这个案例的启示在于:老字号转型未必需要颠覆传统。紫光园没有盲目跟风网红餐饮,而是将餐厅里偶然走红的产品单独培育,通过”一店多铺”模式实现资源复用。其5毫米厚奶皮的制作工艺,既保留了传统发酵技艺,又创造出差异化的口感记忆点。这种”守正出奇”的转型路径,为众多困于创新焦虑的老字号提供了样本。

三、赛百味的”千店计划”:慢跑者突然加速的底层逻辑

入华30年仅开1000家店的赛百味,近两年突然按下快进键。上海淮海中路的”超级潜水艇旗舰店”,用牛油果绿的空间设计宣告品牌年轻化决心。从加盟转直营的模式变革,使其两年新增500家门店,创下入华以来最快扩张速度。

这种转变折射出西式快餐市场的残酷现实:当塔斯汀、华莱士等本土品牌以万家门店规模抢占市场时,外资品牌不得不重新调整节奏。赛百味计划每年新增500-1000家店的目标,既是对中国市场的押注,也是对存量竞争时代的应激反应。其能否在保持”现点现做”特色的同时实现规模化复制,将成为考验运营能力的终极命题。

四、京东七鲜的”场景革命”:重新定义餐饮零售边界

日均客流2万、逛购率100%的七鲜美食MALL,正在重构餐饮与零售的关系。这个”堂食+外卖”双轮驱动的创新业态,通过100%后厨直播、京东供应链支持等差异化打法,实现了线上线下流量的相互转化。其成功印证了一个趋势:消费者越来越追求”所见即所得”的确定性体验。

更具颠覆性的是”多店组合下单”功能——顾客可以像逛美食街一样,在不同品牌间自由搭配餐品。这种打破门店物理边界的运营思维,或将催生新一代餐饮集合业态。当京东用数字化能力重构餐饮场景时,传统餐饮人需要思考:未来的竞争维度是否已从产品口味转向系统生态?

五、行业变局下的生存法则:柔性边界与敏捷进化

观察这些看似不相关的商业案例,能梳理出2025年餐饮行业的三大演进方向:

  1. ​赛道模糊化​​:肯德基做专门店、紫光园卖酸奶证明,餐饮品牌的竞争已从单一品类转向场景渗透能力。未来的赢家将是那些能灵活切换”专业度”与”跨界力”的企业。
  2. ​运营颗粒度细化​​:无论是赛百味的直营转型,还是七鲜的厨房直播,都显示精细化运营取代粗放扩张成为核心竞争力。数字化工具的应用深度将决定企业天花板。
  3. ​价值网络重构​​:餐饮企业正在从单点突破转向生态构建。京东整合供应链、肯德基多品牌协同、紫光园店中店模式,本质上都是在打造价值网络以提升抗风险能力。

在这个剧烈变革的时代,唯一不变的是变化本身。那些能够快速感知消费需求变迁,并具备组织柔韧性及时调整的商业体,才能在这场没有终点的马拉松中持续领跑。下一次,当你看到麦当劳开起茶饮店、全聚德卖起预制菜时,或许不该惊讶——这只是餐饮业持续进化的又一个注脚。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