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独臂猴“星星”因欺负香客被师太严肃教育,它专注倾听的模样打动众人,背后是师太多年照料与跨物种间的慈悲互动。
在浙江宁波的一处清幽古寺里,一场特殊的“教育课”近日悄然走红网络。主角是一只仅有单臂的藏酋猴,名叫“星星”,和一位每日照料它的老师太。

视频中,星星因调皮欺负路过香客,被师太严肃教育。它端坐石阶,歪头凝视,神情专注得仿佛真能听懂每一句教诲。这充满灵性的一幕,被游客记录下来,瞬间触动千万人心——“它好像真的在认错!”“师太说话时,星星眼里有光。”
但在这段温馨画面背后,藏着一个更悠长的故事。
一、“独臂猴”星星:从流浪到皈依
星星并非生来独臂。据寺中僧侣回忆,约五年前,这只受伤的野生藏酋猴蹒跚出现在寺门外,左前肢血肉模糊,疑似遭遇捕兽夹或高空跌落。师太发现后,没有驱赶,也没有单纯投喂了事,而是为它清洗伤口、敷药救治。尽管最终未能保住前肢,星星却奇迹般地活了下来。
从此,它留在寺中,师太为它取名“星星”,既是祝愿它如星光明亮,也暗合佛家“一切众生皆具佛性”的慈悲理念。
二、“欺负香客”的背后:是顽皮,也是试探
藏酋猴本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天性聪颖且社会性极强。失去前肢的星星生存能力大打折扣,但它依然渴望互动、试图确立自己在“群体”中的位置。
它偶尔会拽香客的衣角、偷拿供果,甚至“凶”路过的人——这些行为看似欺负,实则是它对外界的试探和联结的方式。师太深知这一点,从不以暴力相向,却也绝不纵容。
“它虽不会说话,但是非善恶,它是明白的。”师太常这样告诉香客。
三、师太的“教育”:没有责打,只有对话
视频中最打动人的,是师太教育星星的方式:
她俯下身,与它平视,语气严肃却无怒气,像教导一个懵懂却善良的孩子。“不可以欺负人”“要慈悲”“你也是修行的一员”……这些话,星星或许不能字字听懂,但它读得懂语气里的关爱与期许。
而星星的反应更令人惊叹:
它安静坐着,不时眨眨眼、点点头,仿佛真的在反省。动物行为学家指出,灵长类动物能通过语调、表情和肢体语言理解人类的情绪与意图。星星的反应,正是它对师太长期信任与依赖的印证。
四、为什么这一幕如此打动我们?
或许是因为,在这个常常强调“强弱”“输赢”的世界里,我们看到了另一种可能:
强者(人类)没有以力压人,弱者(残疾的动物)也没有放弃沟通。他们之间跨越物种的倾听与回应,本质上是生命与生命之间最原始的尊重。
师太说:“众生平等,不是口号,是行为。”
她每日照料星星,却从不把它当宠物逗弄,而是视为一个同样需修行、可教化的生命。这份庄重的尊重,反而唤醒了星星的“知礼”与“安静”。
五、“星星”们的故事,仍在继续
如今,星星已成为寺中的“小居士”,不少香客专程来看它。它依然调皮,但越来越少“闯祸”,甚至有时会学着“合十”动作——尽管只有一只手。
师太从不鼓励人们将星星当作网红追捧,她只轻轻说道:“它只是一只终于找到家的猴子,而我只是一个陪它走一段路的人。”
但毫无疑问,星星与师太的故事,早已超越一则趣闻。它让我们看到:教育不一定需要威严的惩罚,沟通不一定依赖语言。只要心怀善意,哪怕是一只猴,也能学会慈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