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四届全球数贸会上,”杭州六小龙”首次集体亮相,宇树、云深处等六家杭州科技企业展示了在机器人、大模型等领域的创新成果,并积极推进上市计划。
九月的杭州,空气中弥漫着桂花香与数字气息。在第四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的展馆内,一场特殊的“聚会”正在上演。宇树科技的机器人擂台上,两台人形机器人正在进行激烈的格斗表演,拳击手套的每一次撞击都引发观众阵阵惊呼;不远处,云深处科技的四足机器人正稳健地爬坡越障,展示着中国制造的精密与坚韧;强脑科技的展位前,一位佩戴智能义肢的体验官正灵活地抓取物品,让围观者惊叹不已。

这就是“杭州六小龙”的首次集体亮相——六家总部设在杭州的科技企业,以各自的方式向世界展示着中国创新的活力。他们如同六条蓄势待发的蛟龙,在数字经济的浪潮中翻腾起舞。
资本的试金石:上市之路上的光荣与荆棘
2025年,对于“六小龙”而言,资本市场的考验成为共同的主题。
群核科技,这家空间智能领域的独角兽,在经历了美股上市的曲折后,今年2月转向港交所递交申请。8月14日,当首份招股书因六个月有效期届满而失效时,市场曾一度质疑。但群核科技用行动回应了这些疑虑——八天后即更新招股书,并亮出上半年经调整净利润1783万元的成绩单,展现了不屈不挠的韧性。
宇树科技的上市计划则显得更加从容。9月2日的声明中,这家机器人企业明确表示将于四季度提交申请。从7月18日开启上市辅导,到预计年底前完成准备,宇树科技正以机器人般的精准节奏推进资本化进程。分析人士预测,其上市后市值可能达到500亿至1000亿元,或将成为科创板的新标杆。
强脑科技虽然尚未正式公布时间表,但Pre-B轮融资中获得传统材料企业3000万美元投资,以及市场传闻的13亿美元估值,都暗示着这家脑机接口企业正在为IPO蓄力。
资本市场的道路从来不会一帆风顺,但“六小龙”用各自的步伐证明:杭州的科技企业不仅懂得技术创新,更学会与资本共舞。
创新的破局者:从《自然》封面到“黑神话宇宙”
在资本市场之外,“六小龙”的技术创新同样令人振奋。
9月17日,深度求索研发的DeepSeek-R1推理模型论文登上《自然》封面,这是全球首个经过同行评审的主流大语言模型。《自然》杂志的评价道出了这一成就的分量:DeepSeek打破了主流大模型缺乏独立同行评审的空白。从年初的横空出世,到如今的学术认可,深度求索用短短半年时间完成了从新锐到权威的蜕变。
与此同时,DeepSeek-V3.1-Terminus版本的发布,其命名中的“Terminus”(终点)意味深长,仿佛在暗示更重大的突破即将到来。这种持续创新的节奏,展现了中国科技企业的技术自信与战略耐心。
游戏科学则用另一种方式诠释创新。8月20日,《黑神话:钟馗》在科隆游戏展的压轴亮相,瞬间点燃全球玩家的热情。短短两分钟的先导预告,在B站获得超1400万播放量,这不仅是产品的胜利,更是文化影响力的彰显。
从《黑神话:悟空》首年销量突破3000万份,到《黑神话:钟馗》的备受期待,游戏科学正在构建属于自己的“黑神话宇宙”。这种从单一产品到IP生态的进化,代表了中国科技企业正在从技术追随者向文化创造者转变。
市场的远征军:从杭州走向世界的征程
市场的拓展同样见证着“六小龙”的成长。
云深处科技创始人朱秋国透露,2024年公司营收同比增长超100%,出货量将达到万台级别。更令人振奋的是,其业务已扩展至亚太、中东、欧美等全球市场。近5亿元人民币的新一轮融资,以及接近400人的团队规模,都彰显着这家企业的发展后劲。
宇树科技则在国际化道路上走得更远。其产品已覆盖全球50%以上的国家和地区,在消费级四足机器人市场占有率超过60%。创始人王兴兴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透露,公司年度营收已超10亿元人民币,团队规模约1000人。从亮相春晚到电商平台销量激增,宇树科技正在实现从专业领域到大众消费市场的跨越。
这些数字背后,是“六小龙”从杭州走向全国的征程,更是从中国走向世界的野望。他们用产品证明,中国科技企业不仅能在国内市场立足,更能在全球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六龙聚首:数字经济新时代的启幕
回顾“六小龙”这半年多的发展,我们看到的是六家科技企业各自的成长轨迹,更是杭州乃至中国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缩影。
宇树科技和云深处代表了中国在机器人领域的突破,强脑科技展示了脑机接口技术的应用前景,深度求索在大模型领域与国际巨头同台竞技,群核科技在空间智能领域开辟新天地,游戏科学则证明了中国文化IP的全球影响力。
这六家企业,如同六条各具特色的蛟龙,在数字经济的海洋中各自遨游,又相互呼应。他们的集体亮相,不仅是一场商业展示,更是一个时代的宣言:中国科技企业已经从跟随者转变为创新者,从学习者转变为引领者。
数贸会的展台上,“杭州六小龙专区”的标识在灯光下格外醒目。这里展示的不仅是六家企业的产品,更是一种精神——勇于创新、敢于追梦、善于合作。这种精神,正是杭州能够孕育出如此多科技新贵的根本原因,也是中国数字经济能够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
随着展会的进行,观众络绎不绝地来到这个专区,在机器人的格斗表演前驻足,在智能义肢的演示前赞叹,在《黑神话:钟馗》的预告片前期待。这些反应,是对“六小龙”最好的肯定,也是对杭州科技创新环境的最佳注解。
从西湖的柔美到数字经济的刚健,杭州正在完成一场华丽的转型。而“六小龙”,就是这场转型中最亮眼的旗帜。他们的故事才刚刚开始,未来的篇章必将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