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天1.2万人次!光明欢乐公社”潮玩节”如何引爆深圳文旅新经济

​​深圳光明欢乐公社”潮玩节”3天吸引1.2万人次,以”IP+在地文化”创新模式引爆文旅消费,打造亲子脏玩、潮咖市集与地标美食的跨界融合新标杆。​​

2025年端午假期,深圳光明欢乐公社交出了一份令人惊艳的成绩单:首届”潮玩节”3天吸引1.2万客流,同比增长46%,带动区域旅游消费增长15%。这个以”潮玩IP+在地文化”为特色的新型文旅综合体,正在重新定义深圳北部的休闲娱乐方式。从亲子”脏玩”到潮咖市集,从地标美食到体育舞蹈,一场跨界融合的文旅实验正在光明区悄然成功。

潮玩IP+在地文化:打造文旅融合新范式

走进光明欢乐公社,两大现象级IP构成了本次活动的灵魂。蜡笔小新主题展区前,家长带着孩子排队体验限定文创;”反差朋友”IP打造的互动装置成为年轻人打卡热点。这些潮流元素并非简单堆砌,而是与在地文化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

最具代表性的是”光境山砚”茶咖空间。设计师将光明本地传统的砚台文化与现代咖啡文化相融合,开发出”砚台拉花咖啡””墨香茶点”等创新产品,单日销售额突破5万元。这种”传统元素现代表达”的模式,让在地文化获得了年轻化传播的新渠道。正如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王教授所言:”欢乐公社证明了潮玩IP不是外来文化的入侵,而是激活本土文化的新媒介。”

“脏玩”革命:亲子互娱的破圈尝试

“小泥巴冒险节”无疑是本次活动最大的亮点。200个家庭在泥巴厨房包粽子、装饰蛋糕,孩子们彻底释放天性。这种反”精致育儿”的亲子模式,精准击中了城市家庭的教育焦虑。”现在孩子太缺少脏玩的机会了,”带着6岁儿子参加活动的张女士说,”看着他满手泥巴却笑得那么开心,这种体验比任何早教课都珍贵。”

心理学专家李博士分析指出:”脏玩教育能有效促进儿童感官统合发展,光明欢乐公社将其与传统节庆结合,既满足了亲子互动需求,又传承了文化记忆。”数据显示,该活动复购预约率高达75%,将成为公社的常态化项目。这种将教育理念转化为消费场景的能力,正是新型文旅项目的核心竞争力。

美食+文旅:舌尖上的流量经济学

在餐饮板块,光明欢乐公社打出了一张漂亮的”地标美食牌”。光明招待所乳鸽每日售罄,新湖十一烧鸡创下单日300只的销售记录。这些本土美食不再是简单的配套服务,而成为吸引客流的首要因素。”我们专门从龙岗过来,就为了这口正宗的光明乳鸽,”95后游客小林边拍照打卡边说。

园区餐饮总监透露了运营秘诀:”我们要求所有餐饮商户推出’迷你版’产品,让游客能一次尝遍多种特色。”这种”小吃化”策略显著提升了客单价,数据显示游客平均品尝4.2种美食,带动整体餐饮收入增长25%。奥斯卡酒店满房率提升40%,证明”美食引流-游玩转化-住宿延伸”的闭环已经跑通。

跨界艺术:文旅空间的无限可能

当国际舞团SHOW遇上TH体育舞蹈训练营,欢乐公社展现了文旅空间的另一种可能。世界体育舞蹈联合会国际级裁判的现场指导,让普通游客得以近距离接触专业舞蹈;而街舞快闪活动又为传统体育舞蹈注入了年轻活力。这种”专业+大众”的混搭模式,打破了艺术表演与群众娱乐的界限。

在潮玩艺术儿童绘画展区,300余幅由深圳少儿创作的画作构成了独特的UGC内容。策展人表示:”这些作品不仅是展示,更将转化为文创产品的设计元素。”这种”游客变创作者,创作变商品”的循环,构建了文旅项目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

文旅商业新物种的启示录

光明欢乐公社的成功绝非偶然。其创新之处在于构建了”潮玩IP+在地文化+亲子教育+美食体验+艺术跨界”的五维模型。这种模式既不同于传统主题公园的重资产运营,也区别于商业综合体的同质化竞争,而是找到了文旅商业的”第三极”。

深圳文旅局负责人评价:”欢乐公社证明了郊区文旅同样能做出高品质内容。”在深圳”西协东进”的战略布局下,光明区正借此类项目实现从”城市后花园”到”文旅新高地”的蜕变。随着二期工程的启动,这里或将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短途度假的新选择。

这场持续三天的文旅盛宴,留给行业的不仅是1.2万人次的流量奇迹,更是一个关于”如何让文化可体验、让商业有温度”的鲜活样本。当越来越多的项目开始复制这种模式时,光明欢乐公社已经向着”四季无淡季”的全时运营目标迈进,持续书写着文旅融合的新篇章。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