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擦边营销”风潮背后:当味道让位于噱头,谁能留住食客的心?

餐饮“擦边营销”终是昙花一现,唯有用心烹味、真诚待客才是长红之道。

穿着暴露的服务员端着热气腾腾的火锅,捏着嗓子说话的女仆装点单员,这些本该出现在特定场所的画面,如今正悄然出现在各大餐饮店中。当“擦边”成为餐饮营销的新手段,我们不得不思考:饭菜的味道难道不再是一家餐馆立足的根本了吗?

近来,刷短视频时总会刷到一些让人摸不着头脑的餐馆。有的火锅店服务员穿着堪比时装走秀,露腰露腿地端着火锅;有的奶茶店搞起“女仆装点单”,说话还故意捏着嗓子。这些看似新奇的餐饮“创新”,实则是当下餐饮圈流行的“擦边营销”——靠博眼球来吸引客源。

这波操作初期确实见效。某些店铺开业头两周客流量暴涨近两倍,相关短视频点赞量轻松破百万。然而,这种建立在感官刺激而非菜品质量上的热度,能持续多久呢?

01 餐饮内卷下的畸形竞争

商家们选择“擦边”营销,背后是餐饮行业日益激烈的竞争压力。一条街上同时开着七八家火锅店已不罕见,同质化严重的市场环境下,没有特色的餐馆很难脱颖而出。

加上短视频平台传播速度快、门槛低,任何带有“话题性”的内容都很容易获得流量加持。于是,一些急于求成的商家开始寻找捷径,试图通过制造视觉冲击来吸引关注。

“现在做餐饮太难了,不做点吸引眼球的东西,根本没人注意你。”一位尝试过类似营销的餐馆老板坦言。这种焦虑感正在驱使越来越多的餐饮从业者走向短期主义的营销策略。

02 从“花样”到“擦边”的沦陷

创新的本意是好的,但有些商家明显走偏了方向。他们不再专注于研究如何提升菜品口味、改善服务质量,反而在服务员的衣着、说话语气等表面功夫上大做文章。

这种本末倒置的做法反映出部分餐饮从业者的浮躁心态。他们宁愿投入大量资金在营销噱头上,也不愿意静下心来钻研菜品研发和服务提升。

更令人担忧的是,这种风气正在形成恶性循环。当一家餐馆通过“擦边”营销获得短期收益后,周围的竞争者不得不跟进,从而导致整个行业的审美和价值观逐渐扭曲。

03 海外案例的警示:擦边营销终将反噬

这种趋势并非中国独有。泰国曾有餐厅因提供擦边服务而一度爆红,但最终因社会舆论压力和监管干预而永久停业。这个案例充分说明:无论在哪里,依靠低俗噱头博眼球的发展模式都难以持久。

顾客走进餐馆的首要目的是吃饭,而不是观看表演。如果基础的味道不行、服务不到位,再吸引眼球的噱头也无法留住顾客。数据显示,依靠擦边营销吸引来的顾客,回头率普遍低于10%,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这些昙花一现的案例提醒我们,餐饮业的本质是提供美食和服务,任何偏离这一核心的尝试都注定难以长久。

04 监管重拳:擦边营销的红线

随着这类现象增多,监管部门也开始出手整治。近期,国内多地已启动对餐饮“擦边营销”的专项治理行动。有商家因“低俗营销”被警告,有的直接被要求停业整顿。

此前,一家售卖鸭货的店铺因使用擦边内容拍摄宣传海报,遭到网友集体举报。最终,该店不仅撤下了所有问题海报,还被迫公开道歉,品牌形象严重受损。

这些案例表明,依靠“擦边”吸引流量不仅容易引起公众反感,还可能触碰法律红线,最终得不偿失。餐饮经营者必须认识到:合规经营是底线,任何营销创新都不能以违背公序良俗为代价。

05 正道之光:那些长久不衰的餐饮典范

相比之下,那些真正做得长久、做得成功的餐饮企业,无一不是以品质和服务取胜。有的火锅店会为顾客提供免费美甲、擦皮鞋等增值服务,将用餐体验做到极致;有的餐馆打造“沉浸式”文化体验,如复古装修、传统服饰,但始终坚持健康向上的文化导向。

这些成功的案例证明:餐饮创新完全可以走正道。通过提升菜品质量、优化服务体验、打造独特文化氛围等方式,同样能够实现差异化竞争,赢得顾客青睐。

“我们坚持把每一道菜做好,把每一位顾客服务好。这才是餐饮业的根本。”一位从业二十年的餐饮老板这样说道。他的店面虽然不大,却靠着口碑传播成为了当地的“网红店”,而且红得长久、红得踏实。

06 顾客用脚投票:味道才是终极流量密码

消费者从来不是被动接受的群体。他们可能会因一时好奇被“擦边营销”吸引去尝鲜,但最终决定是否再次光临的,永远是菜品的味道、服务的质量和整体的性价比。

“去过一次那种女仆装奶茶店,饮料难喝还要价昂贵,再也不会去了。”一位消费者直言不讳。这种反馈代表了大多数顾客的心声:没有人会为了看“辣妹服务员”而天天去吃不美味的食物。

数据也支持这一观点。根据餐饮行业报告,顾客回头率最高的餐馆,往往是那些注重菜品质量和服务体验的传统店家,而非靠噱头营销的“网红店”。

当浮华散去,唯有味道能留下食客的心。那些依靠“擦边营销”博眼球的餐饮店,终将如昙花一现,迅速绽放又迅速凋零。而真正用心做菜、诚信经营的餐馆,或许起步较慢,却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行稳致远。

餐饮行业的本质是提供美味与服务,任何偏离这个核心的尝试都是舍本逐末。希望越来越多的餐饮经营者能够认识到:真正的“流量密码”从来不是低俗的擦边,而是用心做好每一道菜、真诚服务每一位顾客。

只有回归餐饮本质,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让美食本身成为最好的营销。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