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正恩的核武宣言:朝鲜半岛的永久分界与不妥协的拥核立场

金正恩以法律形式确立朝鲜永久拥核国家地位,彻底关闭无核化谈判大门,并首次明文规定朝韩”永不合并”,重塑半岛战略格局。

2025年9月的平壤,秋意渐浓。在朝鲜第十四届最高人民会议第十三次会议的讲台上,朝鲜劳动党总书记、国务委员长金正恩发表了一场注定将载入半岛史册的讲话。面对台下数百名代表,他用坚定的语气宣布:朝鲜“绝对不会放弃核武器”,并且将在国家法律中明确规定朝韩“永远不会合并”。这番讲话,不仅彻底关闭了朝鲜无核化的大门,也为半岛的未来划下了一道深刻的分界线。

历史性的法律定调:两个国家,永不合并

金正恩的宣布意味着朝鲜将对朝韩关系进行历史性的重新定义。“朝鲜和韩国是两个不同的国家,绝对不会合并成一个国家”——这句话将被写入国家法律,成为朝鲜对韩政策的最高准则。

这一表态彻底改变了朝鲜半岛统一问题的基本框架。自1948年朝韩分别建国以来,双方宪法都将对方领土视为本国的一部分。如今朝鲜率先打破这一共识,标志着半岛统一理念的彻底转变。

首尔大学国际关系教授金永焕分析道:“这是朝鲜对半岛关系框架的根本性重构。将‘两个国家’的概念法律化,意味着朝鲜已经放弃统一诉求,转而追求作为独立核国家的永久存在。”

核武器的不可逆:生存与安全的终极保障

在金正恩的讲话中,最引人关注的是其对核武器立场的毫不妥协。“朝鲜向拥核国家转型,是国家存亡的必然选择,”他明确表示,“绝对不会放弃核武器,也绝不会为了解除制裁与对手进行任何谈判。”

这番表态彻底否定了“分阶段无核化”的可能性。金正恩指责美韩提出的无核化主张“毁掉了与朝鲜坐下谈判的正当理由和基础”,表明朝鲜已经将拥核地位视为不可谈判的国家根本利益。

军事分析家张明哲指出:“这意味着朝鲜已经完成从‘暂时拥核’到‘永久拥核’的战略转变。核武器不再只是谈判筹码,而是国家身份的核心组成部分。”

美国的霸权指责与安全关切

金正恩在讲话中强烈批评美国及其盟友“为了维护其霸权和野心而肆意滥用权力”,指责这种行为导致全球局势“日益不稳定,陷入全面危机”。

他特别提到美国不顾朝鲜的安全关切,“经常采取挑衅行动,进一步加剧紧张局势”。这些言论反映了朝鲜长期的安全焦虑,也为其拥核选择提供了合理性解释。

值得注意的是,金正恩并未完全关闭对话大门。他表示如果美国“放弃对无核化的执着,承认现实,寻求与朝鲜真正的和平共处”,朝方愿意与美方面对面协商。这为未来的外交互动留下了一丝空间,但前提是美国必须首先接受朝鲜的拥核国家地位。

美韩政府的对话提议与朝鲜的回应

针对今年美韩新政府提出的对话意愿,金正恩表现出极度怀疑的态度。他认为这些提议的本质是“削弱朝鲜的力量,破坏朝鲜的制度”,而非真正的和平努力。

这种不信任源于长期的敌对历史和反复破裂的谈判。朝鲜似乎已经得出结论:与美韩对话无法带来真正的安全保证,唯有核武器才能确保政权生存。

华盛顿智库分析师迈克尔·李认为:“朝鲜已经对谈判进程失去信心。在他们看来,无论谈什么,最终目标都是解除朝鲜的武装。因此他们选择永久拥核,彻底跳出这个游戏。”

地区安全格局的重构

金正恩的讲话将深刻影响东北亚安全格局。朝鲜作为事实上的核国家存在,迫使周边国家重新评估安全战略。

对中国而言,需要平衡传统盟友关系与地区稳定需求;对日本和韩国,则面临如何应对拥核邻国的安全挑战;对美国来说,需要重新思考对朝政策的基本前提。

这一切发生在全球核不扩散体系面临压力的背景下。朝鲜的坚定拥核立场可能产生示范效应,鼓励其他寻求核武器的国家采取类似行动。

半岛未来的艰难道路

金正恩的宣布意味着朝鲜半岛将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统一梦想让位于现实分裂,无核化目标被拥核现实取代,对话协商被武装对峙替代。

然而,历史告诉我们,半岛的命运从来充满意外和转折。虽然当前局势显得僵化,但未来的变数依然存在。经济压力、内部变化、国际格局调整,都可能为半岛关系带来新的变数。

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刻,各方都需要保持冷静与克制。半岛的和平稳定关乎整个地区的利益,任何误判和冒险都可能带来灾难性后果。

金正恩的讲话划下了红线,也提出了挑战:如何在承认现实的同时,寻找共同生存的道路?这个问题,需要所有相关方共同思考与回答。

为您推荐